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宋薇萍)近日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举行的“AI+会计行业高质量发展”主题论坛暨2025年影响中国会计行业的十大信息技术评选结果发布会上,2025年影响中国会计行业的十大信息技术揭晓,分别是:人工智能通用大模型、会计大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中台技术(数据中台、业务中台、财务中台)、流程自动化(RPA和IPA)、财务云、数电票、数据治理、商业智能(BI)、数据挖掘、多模态数据分析。
2025年五大潜在影响技术分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财务多模态垂直大模型、智能体(AI Agent)、数字员工及其智能调度管理、业财税融合与数据编织。
上述论坛由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主办,中兴新云服务有限公司、浪潮数字企业技术有限公司、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元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久其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会计工作呈现数字化、智能化:人工智能通用大模型首次上榜
本次评选委员会主任,智能财务研究院院长,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勤从评选的设计、投票样本和情况、投票结果等方面介绍了本次评选的情况。他表示,今年组委会共遴选出205位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其中新任专家为38人,特别增加了会计媒体业的专家。本次调查在10天内共收到评选问卷2282份,为保证评选数据的有效性,最后筛选出有效问卷2215份。
刘勤表示,评选结果显示,人工智能通用大模型首次上榜即登上十大技术首位,成为年度最受关注技术,多模态数据分析亦首次入榜。潜在影响技术榜单中也出现了新面孔,即当前非常热的AI Agent智能体技术。不同群体投票差异显著,专家更关注技术的前沿性与系统性风险,公众则侧重技术的普及度与用户体验,不同领域专家的投票结果亦各有侧重,体现了行业对技术应用的多元视角。通过对技术的生命周期分析可知,上榜技术都处于“导入期”与“扩散期”,其中人工智能通用大模型虽处于导入期,但因其颠覆性潜力被专家与公众高度认可。
刘勤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评选出的当前影响技术和潜在影响技术较往年有较大改变,一方面体现信息技术迭代的速度,另一方面表明会计人员与时俱进、积极拥抱新技术的态度。他说,从长远来看,以大模型和智能体Agen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必然会对财务流程、财务组织,乃至财务管理模式、企业发展战略等层面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也可能会对内部控制、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以及商业伦理等方面带来新挑战。
刘勤认为,AI在会计行业的应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研究机构、软件厂商、咨询公司、人才培养机构以及会计智能化的应用主体——企事业单位的共同努力。建议政府部门与时俱进地修订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等,引导企业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服务厂商需提供优秀的AI产品、创造良好的应用生态,大学需提供足够的人才和知识储备,企事业单位需拥有自我挑战、自我革新的勇气,不断更新管理理念,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会计行业高质量发展。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书记张锋表示,当前,以大智移云物区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以风卷残云之势改变着传统会计职能,甚至战略思维,这为会计服务经济转型的需要提供了基础手段和工具,会计工作开始逐步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深入推动单位业财融合和会计职能拓展,加快推进单位会计工作数字化转型是《会计信息化发展规划(2021-2025年)》明确的主要任务之一。希望各界携手,积极探索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模式和规律,牢记初心,共同提高信息技术在我国会计工作的应用水平,为进一步健全财会监督体系作出贡献。
影响中国会计行业的十大信息技术多维度解读
针对本次评选出的十大信息技术对会计应用场景的具体影响,本次论坛邀请相关嘉宾基于不同维度或多项信息技术所属大类的发展趋势进行综合分析。
本次评选委员会副主任,浪潮集团副总裁、浪潮数字企业总经理魏代森表示,“影响中国会计行业的十大信息技术”评选活动已成为会计与科技领域交流的重要平台,持续推动中国财务数智化转型进程。历届评选出的如流程自动化、财务云等技术已深度应用于企业实践,今年发布的十大技术更具前沿性,紧密契合政策与行业趋势。例如,数电票技术正在加速会计数据标准化,AI大模型技术成为企业探索财务智能化转型的核心引擎。这些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将显著提升企业财务战略决策能力,助力构建世界一流的财务管理体系,赋能财务智能化发展。
在“十大信息技术多维度解读”环节,魏代森表示,当前财务数智化已从流程自动化到基于大模型、智能体的智能助手再到基于多智能体协同的智能原生,迈向数据驱动、智能主导的新阶段,通过智能体集群,实现智能财务的自感知、自决策、自优化。企业急需实现复合AI、数据筑基、工具补链、软件重构四大关键跃迁。
本次评选委员会副主任,久其软件高级副总裁曾超表示,当前多模态技术从概念迈向规模化应用,与会计行业融合不仅是工具升级,更是数据驱动的管理范式革新,未来随着智能体协作等技术成熟,会计行业有望实现“自感知、自决策、自优化”的智能原生状态,为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本次评选委员会副主任,中兴新云总裁陈虎认为,当前,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突破开启财务新范式,基础财务工作逐步由AI替代,财务重心转向数据资产运营与智能决策。企业可整合私域与公域数据,构建上千个财务分析模型,实现费用预测、风险预警等场景的自动化。
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会计师许东升表示,从技术层面看,多模态大模型通过融合非结构化与结构化数据,构建智能体,重塑财务管理中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全流程,但企业实际应用需应对多重挑战。未来转型中,建议企业结合管理实际选择高附加值场景,财务人员则应借力大模型技术与大数据支持,把握“AI+会计”时代机遇。
本次评选专家,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财务处处长李雪辉以医疗行业为例,展示了AI技术从业务端向财务端的渗透路径。基于医院政策库与操作手册,财务管理Agent为临床科室提供预算编制流程指引、财务系统报错排查等支持,显著减少基础工作人力投入。李雪辉认为,医院财务转型需借力整体数字化建设,打通业财数据壁垒,实现预算从年度编制、月度跟踪到按天监控、动态调整的升级。在财务职能升级方向上,建议财务人员主动掌握AI工具应用能力,在成本管控、风险预警等领域探索“技术赋能业务”路径,推动财务从后端核算转向前端战略支持。同时,医疗行业的AI应用需兼顾安全性与伦理性,例如在智能决策中保留人工干预节点,确保技术应用符合医疗行业特殊合规要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