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汽车模具制造企业,青岛海泰科模具有限公司(简称“海泰科”)这个名字可能并不为公众所熟知。实际上,由海泰科模具生产的产品,广泛覆盖了全球头部汽车品牌,陪伴着人们的日常出行。
曾有人不了解其中的技术含量,以为造模具就像干铁匠的活儿。海泰科董事长孙文强介绍说,海泰科承接交付的单品价格接近百万元。现在的模具交付是包含数字孪生、仿真分析加ERP/MES等系统保证下呈现的团队整体协作成果,是规模化生产的基础,被誉为“工业之母”,有别于过去靠个人呈现的铁匠产品。
近日,上海证券报记者走进位于山东青岛的海泰科总部,倾听这位来自高校的创业者故事和他对模具行业的研判。
“好为人师”的创业者
和客户打交道时,孙文强常常会拿出一个更优的设计方案,更注重高效率、长寿命和高可靠性,考虑全生命周期的综合价值提供。一讲到工程技术问题,孙文强就滔滔不绝。他自我解嘲地说:“当过老师,容易好为人师。”
2004年,创办海泰科时,孙文强还在青岛科技大学任职。
科研成果不能躺在纸面上。青岛科技大学鼓励高校老师创业,推动产学研一体化。2000年,孙文强刚到学校工作,就发现身边很多同事在创业。不到三个月时间,他也拿出五万元参与了一个创业项目。
“我们老校长讲的一段话对我影响很大。他说:青岛科大作为一所工科院校,要解决工程问题,成就产品。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成就不了产品,就当不好老师。”孙文强感慨学校开放、务实的科研环境给了自己创业的勇气。
通过青岛科技大学科研成果转化培育或提供核心技术支撑而上市的公司至少有9家,其中多家已成为行业头部企业,比如万华化学、赛轮轮胎、软控股份……
海泰科也是其中之一。孙文强在青岛科技大学做了15年老师,直到2015年辞职。
2021年7月2日,海泰科登陆创业板,成为赛道里的头部企业。
锻造产品竞争力
海泰科是中国模具工业协会评定的“中国大型精密注塑模具重点骨干企业”,主营产品是汽车注塑模具。这是用来制造车身、内饰、外饰等部件的关键工具。
作为生产工具,模具的质量决定着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比如,一款模具早期成型周期是90秒,经过优化,提升到60秒,再到40秒,生产效率由此得到大幅提升。
孙文强介绍,汽车市场是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很多时候一款新车型对车企来讲就是生死战。客户选择模具供应商时,更愿意选择可靠的合作伙伴。作为行业头部企业,海泰科有着更多机会。
近年来,在中高端模具产品市场,海泰科等多家国内头部企业凭借完整的配套产业链优势,已完全参与到全球市场竞争,在不同领域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欧洲是海泰科最大的海外市场,美国也是其重要的市场之一。2024年,海泰科对美国的销售收入占比3.93%,而整个外销收入占比60.97%。
孙文强表示,随着中国模具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市场积淀,更得益于中国产业链配套的竞争优势和强大的交付能力,在车规级模具产品赛道,国际市场离不开中国产品。
顺应国际业务拓展需要,2019年海泰科在泰国设立全资子公司;2024年,海泰科利用自有资金1.6亿元启动泰国项目二期投资。该项目预计今年8月投入使用。
新材料、新工艺引领行业变革
汽车轻量化、低碳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给汽车注塑模具行业不断提出新需求。新材料、新工艺的引进促使汽车注塑模具行业发展巨大变革。
“在减重工程中,模具可以作出大贡献。”孙文强说。
在汽车轻量化方面,海泰科已形成包括物理发泡模具技术、化学发泡模具技术、多色模具技术、低压注塑模具技术等多项专有技术。
“这些核心技术都是自主研发,已用于公司注塑模具产品。”孙文强说,好产品是设计出来的。基于长期合作和信任,海泰科参与了很多客户新车型的研发和产品设计。
汽车注塑模具产品属于非标工艺装备,其需求主要受汽车新车型开发和改型换代周期的影响。据介绍,近年来,新车型的开发周期已由原来的4年左右缩短到1年至3年,旧车改款周期也由原来的6个月至24个月缩短到4个月至15个月。这也为产业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提升公司质量加强市值管理
当聊到上市后带来的改变时,孙文强既感慨上市对企业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影响力的提升,同时也感受到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行业里的头部企业如何在资本市场获得合理估值?除了客户认可,如何让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也认可?
7月11日,海泰科发布市值管理制度,加强市值管理工作。
“公司质量是公司投资价值的基础和市值管理的重要抓手。”孙文强说,公司将立足于提升公司质量,依法依规运用多种方式提升公司投资价值,推动公司投资价值合理反映公司质量,实现公司市值与内在价值的动态均衡。
孙文强经常出差,交流学习新技术、新经验。近期他正和某高校团队讨论智能化设计相关应用,通过人工智能(AI)技术为产品开发赋能。
“之前人工花费2个月才能完成的一套模具设计,在AI参与下可能几个小时就生成了。虽然目前还需要很多的人工修正,但能有效辅助研发设计。”孙文强说。
训练垂类模型,前提是要有海量的专业数据。海泰科拥有“大型精密汽车注塑模具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积累了大量数据库。近年来,海泰科在模流分析和模具设计软件基础上自主进行二次开发,大幅提升了模具设计效率和精度,有效降低了成本。
海泰科不止步于做模具,新材料是其第二增长曲线。2023年,海泰科发行可转债,加快实施“年产15万吨高分子新材料项目”建设。目前该项目位于山东青岛城阳区的生产基地已投入使用。
“我是学材料专业的,这件事可以做一辈子。”在孙文强看来,模具的创新大多是跟随式创新,而材料的创新可以是主动创新。创新材料是很多工程科学的基础。新材料使很多应用需求得以实现,新材料的创新也有望带来颠覆性的变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