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星期四),今日报刊头条主要内容精华如下:
中国证券报
证监会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提出 持续优化股债融资等资本市场机制安排
中国证监会7月2日消息,中国证监会党委近日召开的扩大会议提出,持续优化股债融资、并购重组等资本市场机制安排,促进要素向最有潜力的领域高效集聚,更好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此次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的金融论述与实践启示,研究部署资本市场贯彻落实具体举措。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主持会议并讲话。
下月起10万元及以上贵金属现金交易需报告
中国证券报记者7月2日获悉,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印发的《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提出,从业机构开展人民币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或者等值外币现金交易的,应当根据《办法》规定履行反洗钱义务。《办法》所称的贵金属,是指黄金、白银、铂金等及其铸币、标准条锭、制品、中间产品和精炼后的原材料等。《办法》自8月1日起施行。
“自审自发”试点有序推进 下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节奏料加快
今年以来,多地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去年底印发的《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要求开展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试点。截至目前,“自审自发”试点地区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进度较快,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进一步扩大,资金使用效益提升。专家认为,随着各地优化完善专项债券管理机制,下半年新增专项债券发行有望提速,将更好发挥扩投资、稳增长作用。
创新引领、产业协同、制度优化 三热词折射上半年并购重组市场新趋势
上半年,A股并购重组市场潮涌。证监会最新数据显示,在并购重组领域,今年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披露资产重组超140单,是去年同期的2倍。市场人士预期,随着《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即“并购六条”)和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下半年A股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将持续提升,更多具有标杆意义的并购重组案例有望不断涌现。
上海证券报
证监会:始终把维护市场稳定作为监管工作首要任务 以“两创板”改革为抓手 深入推进新一轮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
据中国证监会7月2日消息,证监会党委近日召开扩大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的金融论述与实践启示,研究部署资本市场贯彻落实具体举措。
央地促消费政策密集出台 下半年消费需求有望延续增长态势
组织新能源汽车下乡、即将下达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近期央地接连部署,打出了一轮促消费政策“组合拳”。受访专家普遍认为,一系列政策进一步从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优化消费环境、创新消费场景等方面激发消费潜力。展望下半年,消费需求有望延续上半年的增长态势。其中,服务消费仍将是拉动消费增长新的动力源之一。
7月2日,首批10只科创债ETF获批。当日晚间,富国基金、易方达基金、嘉实基金等公司发布公告,旗下科创债ETF将从7月7日开始发行,募集规模上限均为30亿元。6月18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表示,进一步强化股债联动服务科技创新的优势,加快推出科创债ETF。
监管部门就规范财险公司非车险业务征求意见 力推“报行合一” 不得盲目拼规模抢份额
酝酿多时的财险公司非车险业务监管新规,正式开始征求意见。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日从业内获悉,金融监管总局向各财产保险公司、各保险中介机构等下发《关于加强非车险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下称《通知》),从严格执行经备案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下称“报行合一”)、有效管控应收保费风险、推进财险行业降本增效等方面规范财险公司非车险业务的发展。
证券时报
多个行业启动去产能 更多“反内卷”举措有望落地
7月2日,A股市场钢铁、光伏等板块掀起涨停潮。市场情绪提振的背后,是各行各业吹起的“反内卷”号角。伴随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直指“内卷式”竞争治理,强调“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新一轮的行业“反内卷”、去产能行动大幕开启,光伏、钢铁、水泥行业已迅速开展减产工作。
首批10只科创债ETF获批 硬科技赛道迎来生力军
债券ETF市场又迎重磅创新品类。7月2日,证券时报记者从业内获悉,首批10只科创债ETF正式获批,我国ETF市场再添生力军,迎来硬科技赛道产品。其中,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华夏基金、鹏华基金、博时基金、招商基金等6家公募上报的是在上交所上市的科创债ETF,南方基金、富国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嘉实基金等4家公募上报的是在深交所上市的科创债ETF。
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全部下达完毕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2025年第三批“两重”建设项目。至此,今年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完毕。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表示,“两重”建设聚焦发展急需、常规手段解决不了、多年想办而未能办、需要中央层面推动的大事要事,重点投向科技自立自强、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人口高质量发展、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等方面。
贵州茅台“真金白银”回购超52亿元股票
7月2日晚间,贵州茅台(600519)发布最新回购股份实施进展公告称,现已累计回购超过52亿元。贵州茅台董事会曾于2024年11月27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方案》,回购金额不低于30亿元(含)且不超过60亿元(含)。彼时,贵州茅台表示,此次回购主要系为维护上市公司及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增强投资信心。
证券日报
中国证监会:更好推动资本市场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
据中国证监会网站7月2日消息,近日,中国证监会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的金融论述与实践启示,研究部署资本市场贯彻落实具体举措。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主持会议并讲话。
数据要素价值进一步激活 上市公司多维度探索“点数成金”
2025年上半年,数据要素价值化趋势进一步凸显,越来越多的数据被转化为高价值资产。同时,金融市场创新为数据资产开辟了多元融资渠道,更好地帮助相关企业“点数成金”。展望未来,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随着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的不断完善,数据要素价值释放进程将进一步加速。
海洋经济再迎利好 多家上市公司已深度布局
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发展海洋经济。
券商A股股权承销格局重构:国泰海通超越“三中一华”登顶
2025年上半年,券商持续深度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助力企业直接融资,A股股权承销金额合计超7000亿元。同时,随着证券行业整合步伐的加快,长期以来由“三中一华”(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华泰联合证券)主导的投行业务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国泰海通通过战略合并形成的协同效应显现,以1233.77亿元的股权承销规模跃居行业榜首,头部券商竞争格局进入全新博弈阶段。
经济日报
上市4年总市值突破2000亿元—— 公募REITs迈向扩容提质新阶段
自首批9单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REITs)在沪深交易所上市至今已有4年。4年来,我国公募REITs市场逐步建立并完善了发行、交易、扩募等流程与机制,总发行规模超过1800亿元、总市值规模突破2000亿元。业内普遍认为,随着制度的进一步优化和市场的不断成熟,我国公募REITs有望在服务实体经济、优化投资者资产配置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银行为何下架5年期大额存单
近日,工行、建行、招行等多家大中型商业银行以及多地农村商业银行纷纷下架5年期大额存单产品,3年期大额存单投放量也较少。大额存单一直是商业银行揽储利器,也是不少高净值投资者理财的首选,为何现在集体下架?“目前,银行业净息差处于低位。在资产端持续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情况下,需要从负债端挖掘空间以稳定息差。存款是银行主要负债来源,因此需要降低存款等负债成本。
21世纪经济报道
美欧英日韩五大央行行长齐聚!释放了哪些重磅信号?
在全球面临关税巨大冲击波之际,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英国央行行长贝利、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韩国央行行长李昌镛等齐聚葡萄牙辛特拉。
首批10只科创债ETF火速获批!科创债投资正当其时
7月2日下午,首批10只科创债ETF获批,信用债ETF再扩容。这是继年初首批基准做市信用债ETF推出后的又一类信用债创新产品。
第一财经
ETF产品加速涌现 中长期资金更青睐哪些方向?
中国ETF市场正经历快速发展阶段,不断涌现出来的ETF产品背后有着怎样的设计考量?怎样的产品更受中长期资金青睐?在近期举办的“陆家嘴金融沙龙”上,来自证券、基金、指数编制、保险资管以及金融信息服务等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对布局ETF产品的考量因素、基金公司如何避免产品同质化,以及中长期资金的配置需求等话题进行了深度探讨。
从不相信到集体上调中国经济增速 外资机构看多中国科技和消费潜力
随着稳增长政策的密集落地见效,中国经济经历关税风波后迅速回稳,展现出强大韧性。多家外资机构也从不相信中国经济能实现5%增速,到近期纷纷上调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第一财经记者发现,外资机构大多都看好中国的科技发展和消费增长,认为这些领域蕴含巨大增长潜力,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内生动能。
经济参考报
持续优化股债融资、并购重组等资本市场机制安排 证监会:促进要素向最有潜力的领域高效集聚
近日,中国证监会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的金融论述与实践启示,研究部署资本市场贯彻落实具体举措。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持续优化股债融资、并购重组等资本市场机制安排,促进要素向最有潜力的领域高效集聚,更好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加速落地
自4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以来,这项总额达5000亿元的政策工具加速落地。短短两个月内,多地首批贷款项目已经投放。从厦门酒店升级到河南康养社区设施建设,从广西教育机构教学设备更新到海南5A级景区改造,金融活水加速流向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为提振消费市场与激活银发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