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消费,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10项主要任务的首位。
5月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三位金融管理部门“一把手”齐亮相,宣布推出一揽子金融政策,释放稳市场稳预期的强信号,包括降息降准、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完善房地产融资制度、发布公募基金重要改革举措等。
在田轩看来,一系列政策利好,可直接或间接传导至消费市场。例如,央行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1万亿元中长期资金。这1万亿元不是直接给消费者,而是成为银行的可贷资金,继而推动其支持和消费相关的投资,或进行与消费相关的贷款。
再以央行创设的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为例,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可满足当前消费转型升级的需求。随着经济发展,消费已由衣食住行的生存刚需型商品消费,升级为更多以教育、医疗、文旅、体育等服务型消费为主,专注个性化体验。而再贷款的推出通过定点支持服务消费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就业,进一步增加百姓可支配收入,从而形成促消费的良性循环。
此外,将支持资本市场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工具额度合并,也向市场传递了一个非常好的信号,起到托底作用。
谈及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田轩进一步提到了对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展望。事实上,央企国企类投资平台等,天生属耐心的资本,但因先前评价体系、考核机制尚未完善,使得这部分资金不够长期、不够“耐心”。
“我很高兴看到,中央政府也意识到这些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鼓励各级地方政府推出耐心资本并扩大投资容错率。尤其在广州、深圳,甚至已经出现了基金投资单个项目允许最高100%容亏的政策,让国资背景的创投基金更加包容失败,对激励创新及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会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田轩说道。
中央政府负债扩张有空间
带动提升投资需求
日前,人民银行发布2025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值得注意的是,在报告中人民银行开辟专栏从政府部门资产负债表视角,对比了中美日政府债务情况,并得出结论,“考虑到庞大的国有资产和较低的政府负债水平,中国政府债务扩张仍有可持续性,这对于加强民生保障、完善收入分配、推动经济转型和动态平衡都有重要意义”。
田轩解释到,1993年,欧盟生效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赤字率不得突破3%,中央政府债务率低于60%。但进入21世纪,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先后超过60%的债务率红线,2003年“马线”已经名存实亡。如今可以看到,许多欧盟国家、美国财政赤字率可达8%—10%,中央政府杠杆率甚至达到200%。
因此客观来看,我国中央政府赤字率及负债率还算较低。“负债总量很重要,但负债结构也很关键。若我国GDP增速可达合理水平,适当提高中央政府负债率后,财政风险仍是总体可控的。”
正如报告指出,传统的债务评估方法多以债务占 GDP 的比重为衡量依据,并辅以一定的阈值判断风险水平,但这往往忽略了政府所持资产的重要作用。中国广义政府部门拥有的资产主要是国有企业股权,规模相当于GDP的119%。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显著提升了国有资产的规模与质量。从政府部门资产负债表的角度看,中国政府债务扩张仍有相应的资产支撑。
那么为什么要增加负债?田轩指出,核心在于当前我国仍面临民间投资的热情不高、企业居民投资的需求不足等问题。因此需要中央通过加大杠杆提高负债,带动市场、企业、居民提升投资需求。
“我很支持这次央行的表态,即要适度加大中央政府杠杆,提高负债率,通过国家做投资从而推动经济回到持续正常发展的轨道。”田轩强调。
外贸企业应对关税战
苦练内功与扩大“朋友圈”
近段时间以来,中美关税博弈持续牵动市场。4月初起,美方将对中国的“对等关税”一路从34%提高至125%,中方相应采取反制措施。到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双方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这一举措符合两国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期待,也符合两国利益和世界共同利益。
对于未来走向,田轩持谨慎乐观态度。综合内外压力,田轩预测未来90天以后,双方或能达成比较好的结果。“但也要清醒地意识到,即使实现了一个比较好的结果,也可能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不会再回到原来一样的全球化的自由贸易的状态,因此我们要利用好这90天的缓冲期,对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做好准备。”
而回顾过去,事实上国内市场拥有强大的韧性与定力。从特朗普“1.0”至今,中国已经做了很多事情去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包括提高科技创新、扩大内需、改善社会保障、提高百姓生活品质。来到特朗普“2.0”,中国更加自信、更加从容,更加有准备。
做好国内投资消费大循环,是应对诸多不确定性的关键一招。从具体举措来看,一是要统一国内大市场,消除地方制度壁垒,做到“全国一盘棋”;二要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解决他们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并为民营企业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最后,还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DeepSeek等科技六小龙为什么出现在杭州?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地政府‘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态度。未来,应升级新型服务型政府关系。”田轩表示。
田轩补充到,外贸企业的应对,一方面要“苦练内功”,降低运营成本、优化供应链以降低总成本;另一方面要扩大“朋友圈”,多与日韩、东南亚、“一带一路”国家等做出口,降低对于美国单一市场的依赖性。此外,要通过自身科技创新研发更多更好的产品,利用好国内市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