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表示,近期,一方面保险机构继续积极举牌银行,另一方面银行板块相对收益减弱,投资者高度关注后续银行股走势。从中期角度看,银行板块仍在经历重估净资产过程,叠加股票市场的分层逻辑或长期演绎,银行股对于机构投资者的价值有望持续提升。长线配置资金仍属欠配格局,预计后续仍将演绎绝对价值。银行估值修复到1倍净资产以上是大概率事件,若牛市特征强化,其后续的板块轮动效应亦将催化银行股行情持续,故建议投资者保持积极配置策略。
全文如下
银行|进可攻,退可守
近期,一方面保险机构继续积极举牌银行,另一方面银行板块相对收益减弱,投资者高度关注后续银行股走势。从中期角度看,银行板块仍在经历重估净资产过程,叠加股票市场的分层逻辑或长期演绎,银行股对于机构投资者的价值有望持续提升。长线配置资金仍属欠配格局,预计后续仍将演绎绝对价值。我们认为,银行估值修复到1倍净资产以上是大概率事件,若牛市特征强化,其后续的板块轮动效应亦将催化银行股行情持续,故建议投资者保持积极配置策略。
▍事项:
截至8月23日,共有10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中报或中期业绩快报。
▍银行基本面边际改善,业绩稳步修复。
截至8月23日,已有10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中报或中期业绩快报,其中包括2家股份行和8家区域行。2025年上半年上述银行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2%/+7.0%,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较2025Q1改善+1.8ppts/+3.6ppts,业绩增速稳步改善。其中,共有5家银行披露不良率数据,2025年上半年末平均不良率为0.94%,较2025Q1末环比下降1.4bps,资产质量亦呈现平稳态势。近期市场进入中报密集披露期,我们预计银行板块相对积极的业绩表现将有助投资者信心增强。
▍2025年下半年保险资金股票配置意愿提升。
近日,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公布了2025年下半年保险资产管理业投资者信心调查结果(以下简称《调查结果》)。大类资产配置方面,股票投资意愿显著提升。配置计划来看,超过47%的保险资管机构和超过44%的保险公司将股票作为下半年最为偏好的大类资产,在各项资产中均排名第一。而在年初发布的2025年调查结果中,保险资管和保险公司最为偏好的大类资产均为债券,仅有13%的保险资管机构和26%的保险公司将股票作为首选资产。随着政策层面持续引导保险资金加大权益投资力度,保险机构股票配置意愿显著提升。
▍近期保险机构多次举牌H股银行,下半年以来保险资金仍继续积极增持板块。
根据《调查结果》,红利资产以及高分红高股息资产均为保险机构最为关注的前五大投资领域之一;行业角度来看,银行板块分别为保险资管/保险公司的第3/第1大看好的A股行业。2025年下半年以来,保险机构已5次举牌H股银行,包括弘康人寿两次举牌郑州银行,民生人寿举牌浙商银行,平安人寿举牌邮储银行和农业银行。基于银行板块高股息回报与盈利表现稳健的特征,结合保险机构对于宏观环境的研判和自身投资偏好,我们预计银行股仍为险资最青睐的板块之一。
▍历史经验显示,若牛市特征强化,则其后续的板块轮动效应亦将催化银行股行情。
回顾来看,在2012年和2014-15年的两轮市场行情中,银行板块受益于资金的推动作用。复盘来看,在2012Q4和2014Q4的两个季度,银行板块涨幅分别达到27.4%/60.1%(同期沪深300涨幅分别为10.0%/44.2%),隐含牛市期的风格轮动效应,催化银行股良好表现。展望来看,股票市场的分层逻辑或长期演绎,银行股对于机构投资者的价值有望持续提升。长线配置资金仍属欠配格局,预计后续仍将演绎绝对价值。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增速大幅下行;银行资产质量超预期恶化;监管与行业政策超预期变化;各公司发展战略执行不及预期。
▍投资观点:银行板块进可攻,退可守,建议积极配置。
中期角度,银行板块仍在经历重估净资产过程,叠加股票市场的分层逻辑或长期演绎,银行股对于机构投资者的价值有望持续提升。长线配置资金仍属欠配格局,我们预计后续仍将演绎绝对价值。我们认为,银行估值修复到1倍净资产以上是大概率事件,若牛市特征强化、其后续的板块轮动效应亦将催化银行股行情持续,故建议投资者保持积极配置策略。个股方面,交易型资金可重点关注低估值品种,配置型资金则延续贝塔品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